遼寧省朝陽市政府辦公室近日印發《朝陽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(2025-2027 年)》,旨在搶抓低空經濟發展“窗口”期,培育低空新質生產力。
《行動方案》指出,朝陽市將按照“科創牽引-場景驅動-產業賦能-基礎先行-措施保障”的發展思路,構建“2+4+5+N”低空經濟體系,推動朝陽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。到 2027 年,朝陽市將初步構建低空經濟產業體系,全市低空經濟規模超過 15 億元,規模以上企業超過 5 家,生態主導型企業 1 家;建成低空經濟區域創新高地,市級以上創新服務平臺超過 2 個;建成 3 個通用機場和 70 個各類起降場地/起降點;低空產業應用于公共服務、消費娛樂、低空交通、生產作業的場景不斷擴大,應用場景超過 18 個。
為實現上述目標,《行動方案》部署了系列重點任務。一是科創牽引,打造低空科技創新平臺,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走“專精特新”道路;建立低空創新服務機構,推進區域技術市場一體化;強化低空科創人才供給,加快實施雙塔區低空人才培訓項目。二是場景驅動,拓寬公共服務應用場景;培育低空新型消費業態;擴大低空物流應用規模,構建“干—支—末”配送網絡;探索城市空中交通業態,構建“通道+網絡”的低空航線布局,滿足多樣化的客貨運輸需求。三是產業賦能,高起點引育低空制造業,推動朝陽低空飛行器產業鏈整合;高標準配套低空生產性服務業,深化與民航院校合作,培養低空經濟人才。四是基礎先行,夯實多層級低空飛行“設施網”;構建數字化低空飛行“服務網”;打通精細化低空“航路航線網”;建設智能化低空飛行“空聯網”;搭建體系化“試飛驗證測試網”。五是保障措施,加強組織領導,統籌推進發展,建立重大問題決策、重大項目推進機制;強化要素供給,加大資金支持,支持設立低空經濟專項資金,發揮專項債和市場化融資作用,助力核心技術攻堅和基礎設施建設;筑牢安全底線,建立監督機制,建立跨部門聯合監管機制,形成全過程、可追溯的安全監管體系;培育航空文化,營造良好氛圍,提升公眾認知和安全意識。